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搜索附件  

热门下载

© 电子技术论坛 文件下载中心

高压包点一只灯泡.jpg

 

揭秘一个鲜为人知的实验,高压包点亮白炽灯泡
警告:玩高压有危险,请不要模仿,更不要以此原理制作伤害人的装置。
不知道是有意隐瞒,还是真没有几个人知道,不说不痛快。

基本原理:
参考原理图,高压包工作给小电容(如2.2nf/6kv)充电,电压充到一定高度(如3-5kv)击穿空气间隙,将电容储存的能量释放给灯泡负载,较高频率的充电放电过程将灯泡点亮,供给灯泡的是直流高压脉冲电,这种方法有效地将高压电能释放给低阻值负载。

实验材料:
一块21寸组装机底板,一只2.2nf/6kv电容(电容取大点也行如10nf),两只40W白炽灯泡,一个放电器(将两根铝线固定,距离为1-2mm),其余为万用表,电烙铁等。(背光灯变压器也不错,12V供电的,效率更高)

几个实验与数据:(实验时断开偏转线圈)
1,负载为1个40W灯泡,测试高压包供电电流950mA,灯泡正常点亮
2,负载为2个40W灯泡串联,测试高压包供电电流950mA,灯泡正常点亮
3,负载为2个40W灯泡并联,测试高压包供电电流950mA,灯泡正常点亮
    (听说过恒压源和恒流源的,有听说过恒定功率源吗?)
4,取消间隙放电器,高压输出直接接1个灯泡,测试高压包供电电流700mA,灯泡不亮,通过灯泡的电流近5mA
    (说明直接接灯泡法,灯泡所能获取的功率则远小于经间隙放电得到的功率)

人体被电视高压电击的危险性分析:
第一种方式,如果人体一端触到了高压电,另一端接到了主板地,高压被拉低,假定人体在触到高压电时的体电阻为1K,则通过人体的电流为5mA,电击人体的电功率为25mW,有机会摆脱。
第二种方式,如果人体一端靠近高压电线1-2mm,另一端接到了主板地,显像管作为那个小电容,通过人体的电流是高压脉冲,峰值为几安,平均电击功率则大于25W,是第一种方式的1000倍之上,危险级别大为提高。

关于充放电频率:
放电间隙决定了电容所能达到的电压(一般取几千伏),电容的容量和其上电压决定了电容存储的能量E=C*U*U/2,高压包作为给电容充电的电源假定功率为P,则充电时间t=E/P。
ww5063128 发表于 2016-3-8 09:07
看亮度电流大约得有100毫安左右,高压包的次级线那么细能提供这么大的电流吗?
最起码连续工作是不可能的 ...

问题提得很好,高压包给电容充电是高压小电流,但保证了输入功率,而电容又将全部电能释放给灯泡负载,是脉冲方式,最高电压几千伏,电流几安。
难得作者如此细心,能在实践中发现有悖于常规思路的现象,并能进一步经过具体实验摸清其规律,尤其可贵的是能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对结果的分析与大家分享。这样的学风值得“电子技术”板块大力提倡使大家共同受益,我对作者表示敬佩。其实作者提供的实验结果,也值得“电子技术”板块的朋友们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讨论,比如为啥两只灯泡并联和串联时电路的电流会不变,当然,对高压回路闭合连接时灯泡不亮,把高压回路中电线断开使高压电离空气产生连续跳火时反而可以提供更大的电流,点亮灯泡的现象还可以进一步从多角度做理论分析。这样,大家互相启发,一定会使“电子技术”板块的朋友们获得更鲜活的电子技术知识!
本帖最后由 maozj 于 2017-5-3 21:52 编辑

挺好的实验。有时一些不经意的东西,却隐藏了一些大道理在里面。
在本试验中之所以能够点亮灯泡,电容是关键,跳火(拉弧)是条件。
在现实中有应用的实例:
1、日常生活中的小电器:电苍蝇、蚊子的拍子。在电(拍)着的瞬间,能听到“啪”的一声,那就是瞬间放电的声音,也是能量最大的瞬间,靠它打死苍蝇。在苍蝇落到拍子上以后,再按着电源开关,反而就没了大能量(短路了,电容无法储能)。对于没死的苍蝇,按着电门再抖抖拍子(再拉弧几次),接着再来几次“啪、啪”,苍蝇就死定了。
2、工业上应用:冷焊机(比点焊机要复杂些)。
3、未来的新武器:电磁炮、航母飞机的电磁弹射器
......脑洞一开,指不定还有什么新发明、新用途。为楼主的实验点个赞!
该文从头到目前刚看完,从初始的疑惑边看边思索,正当得出自己的结论时,发现与133楼的观点于出同辙。非常赞赏楼主的探索精神,敬佩楼主抛砖引玉的城府,更值得我等坛友学习探讨,提升自身技术含量的好机会。本人认为;高电压小电流驱动大负载的关键是电容,其次是充放电频率。1-3项恒流时灯泡被点亮均取决于电容容量大小与充放电时间,所以,被点亮时间不同。取消放电器且短接失去了电容充放电的能量转换特性,所以灯泡不亮。以上仅本人浅薄认知观点,相互探讨。
高压包点一只灯泡.jpg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1-18 20:11 , Processed in 0.15971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