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5579|回复: 9

AT89C5x编程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9 16: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用STC89C52RC制作的AT89C5x编程器,目前可以烧写3*1024字节,烧好的芯片上机运行工作正常。
                1、编程器介绍
手头上有两块AT89C52,闲来无事,用STC89C52RC制作了一个AT89C5x编程器。
电路板用的是老早双龙公司NICE-SST-51学习板,99年12.20生产,用于SST89F54/58/59烧写。
我把它改造成烧写AT89C52的电路,增加了VPP电压转换电路,根据编程要求,切换5V和12V。
12V电压源,用早先电视机顶盒12V电源。

图1:编程器外形

双龙仿真器

双龙仿真器


图2:电路板正面
双龙电路板.jpg

图3:电路板背面
双龙电路板背面.jpg

图4:USB-串口TTL线
USB-串口TTL线.jpg

图5:12V电源
12V电源.jpg

图6:USB延长线
usb延长线.jpg

STC89C52RC编程程序参考了许多网上资料,AT89C52有不少年头了,编程资料难找。

        STC89C52RC编程程序充分利用了STC89C52RC上的资源,STC89C52RC上有1024字节的附加RAM,用它作为编程数据暂存,STC89C52RC上有4K字节的EEPROM,用它作为编程数据保存区。
通过实际使用,用它烧写的程序可以正常运行。
我找到的资料有:Easy 51Pro制作资料、51prog编程软件(PC端)、“PGM89软件完美汉化版”。AT89C52资料,其中Easy 51Pro制作资料内容详尽,是长沙理工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聂忠强,2003.10.28制作编写的,还是WIN98年代,PC端软件用VC6编写的,51芯片程序用的是KIEL环境,可以参考。
        我制作的AT89C5x编程器仍然用PC机作为上位机,通过串行口与下位机的STC89C52RC通信,应答、发送和接收命令、传送数据都是通过串口。
        上位机的界面,我没有采用Easy 51Pro、51prog、或者“PGM89软件完美汉化版”。与这些界面适配,难度实在太大。我采用的是STC公司的编程软件,其中的串口助手。如下图:

图7:编程器PC端界面
串口助手.jpg

右侧的多字符串发送,用于命令发送,应答。下方的发送缓冲区,用于存放要烧写到AT89Cx中的代码。上方的接收缓冲区,用于显示附加RAM中的数据、显示STC89C52R内部EEPROM中的数据,显示从AT89Cx固件中读出的数据。

图8:宇宙版12V/5V/0V控制电路
at89Prog.jpg

图9:编程器12V/5V控制电路,控制信号从R5端输入。
12V~5V转换电路.jpg

电路元件清单:
D--1N4148;
Q1--BD139;
Q3—9012;
R5—4.3K
R6—10K;
R8—1.5K;
R9—10K;
R4、Q2、R7不用;


图10:宇宙版编程器电路图
编程器电路图.jpg

除上述12V/5V/0V控制电路改为12V/5V控制电路外,对比“图7:宇宙版编程器电路图”,编程器实际接线如下:
1、        数据线P0一一对接;
2、        地址线P1、P20~P24一一对接;
3、        模式控制线:AP37—BP37;AP36—BP36;AP35—BP27;AP34—BP26;
4、        EA/VPP接12V/5V控制输出;
5、        ALE/PROG接AP32;
6、        PSEN接地;
7、        RST接5V;
8、        AXTAL2接BXTAL1;
注:1、用A表示STC89C52RC引脚,B表示AT89C52引脚。
注:2、上述4~7表示AT89C52引脚。

                2、编程程序综述
        从串口助手左侧的“多字符串发送”,从上到下有“0F”、“00”、“01”、“02”、“03”、“04”、“05”、“06”、“07”、“08”,共11条字串,说是字串,实际是单字节指令,
“0F”、是应答指令,发送“0F”,STC89C回应“F0”;
“00”、 是读AT89特征字指令, STC89C回应“00”,并把读出的AT89特征字回传;
“01”、 是读AT89固件指令,即读出AT89的内部程序,并把读出的AT89固件回传;
“02”、 是擦除AT89固件指令,即擦除AT89的内部程序,叫“片擦除”;
“03”、 是读STC89C EEPROM指令,读3*1024个字节,并把读出的数据回传;
“04”、 是接收串口发来的1024个字节,并保存在STC89C的附加RAM中;
“05”、 是回传保存在STC89C的附加RAM中数据指令;
“06”、 是把保存在STC89C的附加RAM中数据写到STC89C的EEPROM中;
“07”、 是STC89C的EEPROM扇区擦除,一次擦除叁个扇区。
“08”、 是烧写AT89固件指令;
“09”、 是通过用户接口,把EEPROM文件写入STC89C的EEPROM;

特征字说明:
特征字(1E 52 FF):1E--ATMEL公司造;52--AT89C52;FF--12V编程电压;
特征字(1E 51 FF):1E--ATMEL公司造;51--AT89C51;FF--12V编程电压;

图11:用户接口下载EEPROM文件
STC用户接口.jpg

比对EEPROM文件和EEPROM读出数据,完全准确。说明:通过用户接口下载EEPRO文件到EEPROM中,办法可用。
关于用户接口:上位机在用户接口界面设置好,要写入EEPROM的文件打开,点“下载/编程”按钮,用户接口会发出软启动命令,启动用户程序,进入监控程序区,自动把EEPROM文件烧写到STC89C52RC的EEPROM里面。
要注意!通过用户接口进入监控程序区,下载完EEPROM数据之后,程序并不会回到用户程序区,而是留在监控程序区。要回到用户程序区,要再次下载原先运行的程序到程序区,好在STC下载程序很方便。
AT89C5x的“片擦除”和“烧写程序”,在“EA/VPP”引脚要加12V电压,必须事先插入12V电源。

3、AT89C52编程原理:
图12:AT89C5x编程电路
AT编程电路.jpg

图13:AT89C5x编程真值表
真值表.jpg

A: 由其ROM的容量可知其地址线需要13条,硬件连接如图11所示,整个P1口和P2口的低5位为编程地址输入线, P0口为数据输入端,P2.6、P2.7、P3.6、P3.7为编程模式.其电平组合见图12:(表9.).
B: 以下是编程过程:
1. 将RST接高电平,PSEN接低电平.
2. 擦除芯片,每次重新编程前都要首先把原来ROM里面的程序擦除掉,将编程模式组合为擦除模式,送ALE\VPP端一个10ms宽度的低电平脉冲即可.
3. 在地址线上输入所需编程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4. 将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为有效(写模式).
5. 在数据线上输入相应的字节.
6. 将EA升至12V.
7. 给ALE\PROG一个50us的低电平脉冲.
8. 效验数据,将控制信号组合为读模式,数据即出现在P0口.
9. 改变地址和数据,重复步骤3~8步,直至程序写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wangji + 6 谢谢分享,家电维修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19 17: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伟纳的SP200S编程器,才20--30元一个。也可以烧录AT89C5x系列。
 楼主| 发表于 2021-3-19 18: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lv2005100 发表于 2021-3-19 17:17
用伟纳的SP200S编程器,才20--30元一个。也可以烧录AT89C5x系列。

闲暇时间,利用手头现成的东西,动动手也动动脑筋。
不过,之前也不知道伟纳SP200S,谢谢告知。
发表于 2021-3-19 20: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一直都 用STC系列
发表于 2021-3-19 20: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3-20 13: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Easy_51Pro_v20.rar (833.13 KB, 下载次数: 4)
发表于 2021-3-31 20: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发表于 2021-10-23 22: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电脑没这串口,要去 找老式电脑才行
发表于 2022-1-17 18: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SP200S现在原厂家已经不生产了,我以前是买得散件自己焊得。
现在淘宝上到处是的,还不错
发表于 2022-1-18 22: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4-7-1 06:59 , Processed in 0.08231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