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楼主: tanghenshui1188

[仪表工具] 这个工具能当卡尺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4 09: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开亮 发表于 2017-10-4 08:27
国强大师说的没错,千分尺精度比游标卡尺精度更高,可以测量0.01mm的精度,而游标卡尺只能测量0.1mm精度

不对吧?一般的游标卡尺精度是:0.02
发表于 2017-10-4 09: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发财了!好东西啊。
发表于 2017-10-4 09: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3106185359 于 2017-10-4 09:33 编辑

搞机械的都知道此为千分尺。 t0116cb491c77bb50e3.jpg 1. 刻度读取方法:
(1)       数显千分尺
测量值:直接读出所显示的数据。
(2)       刻度显示千分尺:
测量值:主轴刻度+副轴刻度
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主轴和副轴放大图,说明如下。
〈1〉       首先读出副轴边缘在主轴上的刻度。
在下图中,由于其边缘在主轴上处于7和7.5之间,所以主轴刻度是7mm.
〈2〉       读取和主轴刻度基线重合的副轴刻度。
在下图中,主轴刻度基线对齐到副轴上的37和38之间位置,再根据刻度分量读出其分刻度,就可得0.4,因此副轴刻度是37.4。
〈3〉       往在〈2〉中得到的数据上乘于主轴1个刻度的单位。
在下图中,由于主轴1个刻度单位是0.1mm,因此
0.01×37.4=0.374mm。
〈4〉 把〈1〉和〈2〉的结果相加,就得到(最终)测量值。
      在下图中,其测量值是7+0.374=7.374mm
2. 使用顺序:
3.1 使用前的检查确认。
1)在测量面(基准面,锭子)上,不能有缺口,异物附着现象。
2)旋转棘轮,检查确认,锭子移动顺利。
3)用棘轮旋转移动锭子,使基准面和锭子缓慢地接触,然后再空转棘轮2~3次。
    在此时,检查确认基点(零点)正确。
*数显千分尺:进行复位,使显示为00.000。
*刻度显示千分尺:确认主轴零点和副轴零点重合,如果不重合,需通过调整千分尺
主轴来使主轴零点与副轴零点重合。
4)在被测件的测量处上,不许有粘污,油等异物。
3.2 使用方法:
1)千分尺的保持方法
〈1〉 在原则上是必须按照下图所示,但根据情况,为了测量方便,允许用一只手保持,进行测量。
〈2〉 在测量时对被测件施加的压力是由棘轮来控制,旋转副轴进行加压和棘轮来加压是相关的,因此要充分利用此关系。
2) 测量顺序
〈1〉 用一只手轻轻拿起被测件。
〈2〉 旋转副轴,扩大基准面和锭子间的间距,然后把被测件夹进去。
〈3〉 旋转副轴,使测量面和被测件轻轻接触。
〈4〉 然后再旋转棘轮,当棘轮旋转2~3次时,所显示的数据就是测量值(金属硬物等测量适用)
*反向缓慢旋转副轴,当被测件在测量面间可移动时,所显示的数据就是测量值(塑料件等测量适用)
3) 在测量上的注意点
〈1〉 必须正确,确实地把被测件的测量处,夹在基准面和锭子内。
〈2〉 在数显千分尺里装有自动停显装置,因此平时是不显示,但一旦旋转副轴就开始显示,便开始可测量,所以如果零点不准,就有可能带来误差。
     (这种场合的追溯处理是困难的),因此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零点调整。
4) 使用后的处理
〈1〉 在使用后,不要使基准面和锭子紧密接触,而是要留出间隙(大约0.5~1mm)并紧
      锁
〈2〉 如果要长时间保管时,必须用清洁布或纱布来擦净成为腐蚀源的切削油,汗,灰尘等后,涂敷低粘度的高级矿物油或防锈剂。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的量程是0-25毫米,分度值是0.01毫米。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0.5毫米。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0.5毫米=0.01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0.01毫米的数值。



外径千分尺的零位校准

   
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

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而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

   
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



     

有的千分尺的可动刻度分为100等分,螺距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动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有的千分尺,可动刻度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无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进行估计。对于已消除零误差的千分尺,当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线的两线中间时,若可动刻度的读数在40-50之间,则其前沿未超过0.5毫米,固定刻度读数不必加0.5毫米;若可动刻度上的读数在0-10之间,则其前端已超过下刻度两相邻刻度线的一半,固定刻度数应加上0.5毫米。


外径千分尺的零误差的判定

   
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砧接触后,可动刻度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图2.4-4甲所示。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则应考虑它们对读数的影响。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如图2.4-4乙所示,它的零误差为-0.03毫米;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的下方,且第y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则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大y/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正零误差,如图2.4-4丙所示,它的零误差为+0.05毫米。



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物体长度=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零误差。
t01dba7b269771f081f.jpg
发表于 2017-10-4 09: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俗称是千分尺,印象其正式名称叫外径百分尺,通常用于测量圆形工件的外径,扩展应用就见仁见智了。
旋转尾端旋钮,长测量柱随之较快进、退,以粗调适配的测量间距,粗调后,再用上面刻有百分刻度的、套管样旋钮,微调至贴紧测量面读数。从主体的mm刻度,再加上标线所对准的套管旋钮上的百分刻度,读出测量结果。U口附近的卡子,2个极限状态分别是锁紧和松脱长测量杆,测量时置松脱位。其锁紧用途:一是当需要从测量件上移开百分尺时保持测距,方便自己和/或别人详细研读时锁定测距之用;二是装盒收藏、运输、远距离移动时,防止可能的震动造成内部测距结构的机械磨损,损伤工具的测量精度之用。
发表于 2017-10-4 09: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7-10-4 09: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中物理前几页就是测量,误差
发表于 2017-10-4 10: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宝贝 发表于 2017-10-4 09:45
不稀奇。,我也不知道这东西是干嘛的

没接触过机加工的可能不知道这个量具
发表于 2017-10-4 10:2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径千分尺
发表于 2017-10-4 10: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千分尺,我以前干过机械加工,经常用它。
发表于 2017-10-4 10: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jia 发表于 2017-10-4 08:28
给我吧,我给你20,好东西啊!!!

    不用争了,我有几把0到25mm的千分卡尺!可以免费赠送,您把您的收货地址等信息发到我的邮箱:xiao.bao.ni@163.com  ;我用快递给你发一把过去(快递费到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4-11-30 00:38 , Processed in 0.059752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