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楼主: 维家者

[电子元件] 场效应管怎么理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3 09: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述(个别字有删减)):              深入理解场效应管(JFET、MOSFET、VMOSFET)
                       Posted on 2012 年 1 月 5 日 by gemfield    596 views
前面谈过三极管,现在又讲场效应管,那么场效应管具备什么特质,让我们大费笔墨、喋喋不休?或者这样问,究竟场效应管比三极管好在哪里,才让它在三极管的晶体世界里自成一国?

首先要强调的是输入阻抗这个概念。场效应管在工作状态时的输入阻抗约为无穷大,严格说来是很大。那么这个有什么用吗?至少有两点可 以随手拿来:第一、功耗低。不难理解,如此大的输入阻抗必定让回路里的电流很小,功耗自然低;第二、对前级输出的影响降至最低,如果是信号源的话,那么对 信号源的影响很小,相当于变相的提高了前级输出的带负载能力。

但是不全是在输入阻抗方面表现出了和三极管不一样的特质,先来分析一下场效应管(FET)的工作原理。可是FET中有结型场效应管 JFE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insulated 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IGFET,因为在工艺上栅极一般是有金属铝构成,因此又称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以本文暂且先讨论JFET的工作机理。

但是我们关于那些近乎半导体物理学的概念可以暂时放一放,那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没有必要绞尽脑汁的听这些稀奇古怪的概念的胡诌或者玄乎。为了代替 这部分,假设JFET就如同你手中的矿泉水瓶,瓶盖处是漏极Drain、瓶底处是源极Source、而栅极Gate就是贴商标的地方或者 你喝水时手握的地方。现在要郑重其事地说明JFET的工作方法了:通过栅源电压Ugs来控制漏源回路中的电流Id的大小。换句话 说,JFET的工作本质就是通过手和瓶底之间的电压来控制瓶口的电流大小,这和人喝水时的场景多么的像啊。

问题是怎么控制?个中情景比较复杂,大致是通过手和瓶底之间的电压以及瓶盖和瓶底之间的电压来控制JFET的导电沟道的宽度,这个导电沟道,把它想象成瓶子中自瓶底到瓶盖的一条电流通路,它受以上两种电压的影响和控制。

JFET有N沟道和P沟道两种,现以N沟道来描述一下:

先来描述一下上图:N沟道的JFET的栅源之间有直流反向(注意是反向)偏置电压Eg和交流小信号电压Us,在漏源之间有漏极电阻Rd和直流电源Ed(电 源是一定的,能量守恒咱们得遵守)。信号变化时,Ugs改变、Id相应改变,Rd两端电压成比例改变、当Eg、Ed、Rd取值合适时,它就活灵活现的再现 了BJT信号放大的功能。经过这么一番描述,可以看出FET是电压控制型器件,正常放大时,GS之间始终处于反向偏置状态,这也是FET具有与众不同的大 输入阻抗的原因,因此结中只有很小的反向电流,这个电阻可以估算为100兆欧到十万兆欧。

P沟道的原理一样,仅仅在使用时要求电源极性与上面的相反,以及偏置的极性(ds之间)也相反。

那我们再具体看看栅源电压和漏源电压对Id的控制作用吧!
当Uds=0时,也就是用一根导线将d和s短接起来(那样它俩之间就不会有电压了)。这时如果Ugs=0,那么导电沟道很宽。言外之意是有着绝佳的导电能 力。然后,当加在gs两端的电压(因为是反向,注意描述方法)增大时,也就是Ugs的绝对值变大时,沟道变窄,导电的能力正逐渐消失。直到真正消失的那一 刻,我们把此刻的Ugs的值称为夹断电压Ugs(off)或者Up。

现在再来阐述一种情况,固定Ugs为Up到0中的某一值。表示Ugs这个栅源电压并没有将d和s之间的导电通道夹断。然后我们再来稳当的考虑Uds 对漏极电流Id的影响。这个时候要有一个能量守恒的观念,就是Ugs控制的是这个ds之间的导电沟道的宽窄甚至断,但是这条路上生不生成电流还是要靠ds 之间的电压Uds。如果Uds之间没有电压,那么Id肯定也是零。当Uds脱离0往上增长时,Id就产生了,并且从漏极流向源极。而且让人高兴的是,这时 Uds和Id符合欧姆定律,并且这个欧姆定律中的电阻现在完全的纯粹的受Ugs来控制。明白什么意思了吧!

但不幸的是,凡事都有个极限,Uds在往上增时,Id确实是由欧姆定律指引着随之增大,但是当Uds从零增大时,Ugd逐渐减小,一直小的等于 Ugs(off)或者叫Up时,导电沟道就会被夹断。这种情况被称为预夹断。有人就会问了,前面说的Ugs=Up叫夹断我能理解,怎么Ugd小了也会出现 导电沟道的夹断呢?其实这又是场效应管的一个特性——对称特性。即JFET的物理特性以栅极为对称,所以Ugd和Ugs都会产生夹断。需要注意的是,这并 不表明你买到的JFET的d和s就可以互换使用,因为你手上的JFET内部可能已经因集成了某些东西而导致各引脚的功能有所变化了。

话又说回来,出现预夹断会出现什么情况?当这个时候再往上增加Uds时,导电沟道就会被夹断的越厉害。有人笑了,说前面已经说过断了,怎么断了还有 严重与不严重之分?反正横竖都是断。gemfield只好在用前面的矿泉水瓶来比喻了,就像你用手用力握住瓶,把它压扁,你可以再使劲,它更扁,水流过去 就会更困难一样。那是不是说,Uds再增大时,导电沟道压得更扁,电流就开始减小?非也,因为Uds也在增大啊,Uds就相当于电池,它提供电流流动的压 力。这就是说,一方面电池给电流施加的压力再逐渐增大,促使电流也增大,而另一方面,回路中的电阻却因为导电沟道的压扁而增大,两者相抵消,于是表现出了 Id的恒流特性。

下面再介绍一种情况,就是当Ugd<Up也就是Uds>Ugs-Up时,这时已经越过了预夹断,gemfield称此时的情况为后预夹 断区。先固定Uds为一个常量,对应于确定的Ugs就会有确定的Id。于是,此时可以通过改变Ugs来控制Id的大小。用一个较为正式的术语来说,就是漏 极电流的大小受栅-源电压的控制,所以称场效应管为电压控制元件。并且我们把栅源电压对漏极电流的控制作用用Gm低频跨导来描述。Gm=Id的增量 /Ugs的增量。

上面这堆啰嗦的话介绍了Ugd大于Up、等于Up、小于Up的各种情况,算是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吧。

分析完了这些,再总结性地介绍一下JFET的输出特性曲线。各位不要一看到类似于“特性曲线”之类的词语就倍感头疼,以为又是什么复 杂的数学模型。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来用一个模型来描述一下Id受Ugs和Uds控制的详细情况。可能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影响Id有两 个变量,因此我们固定住Ugs,来描述Uds和Id的关系。这就是JFET的输出特性曲线。

现在我们来看看可爱的JFET的输入特性吧。

既然固定住Ugs就可以得到一条输出特性曲线,那就是没对应一个Ugs就会有一条曲线,因此具体说来,输出特性曲线是一族曲线。如下图所示:



每一个Ugs会对应一条输出曲线,但是Ugs里面有个值很特殊,它就是Up(夹断电压),因此Up对应的那条曲线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说没意义 了,并且把Ugs<Up的区域称为夹断区。我们一般表面化的方便我们标记的做法是把Id电流等于5uA这个数时称为导电沟道的夹断。

说夹断区时,再提一下论述三极管时的一句话,JFET不是神,因此当电压过高时会造成管子的击穿和破坏,比如当Uds太大时,上图给出的是25V,就会把管子击穿。

而Ugs在Up以上时,在Uds小于某一个值时,上图约为15V(因为这样JFET就不会出现预夹断的情况),这个区域称为可变电阻区或非饱和区, 因为在这个区域可以通过改变Ugs的大小来改变斜线的斜率,也就是ds之间的电阻。而在中间那簇平稳的直线段,gemfield称为恒流区或者饱和区,就 是前面已经说过的出现预夹断到击穿之间的这段。

输出特性曲线就讨论到这儿,接着说它的转移特性曲线。跟前面相对,这次是固定Uds来描述Id和Ugs之间的函数关系。注意下图的转移特性曲线是描述JFET在恒流区的状态,因为在可变电阻区时,Uds不同,转移特性曲线也有很大差别。


这个图就是在JFET输出特性曲线的恒流区画一条垂直于x轴的线得到的,想想为什么。关于这个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可以去其它地方找找,这个不是本文的重点。

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均采用二氧化硅绝缘层隔离,因此而得名。这就是它的英文名字IGFET的来历,意 为Insulated 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又因为在工艺制作中它的栅极一般为金属铝做引线,因此又称MOS管,意为Metal-Oxide-Semiconductor。它 就是靠栅源间的电场来控制导电沟道的宽窄。其实这之间会有一些类似于“多子”、“载流子”之类的概念,不过明确的是,这不是本文的重点。那么相比与 JFET,MOS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呢?要不也不会在这里被介绍。
   你也许应该知道,MOS的栅源间电阻比结型效应管大得多,可达10000兆欧以上,高出两三个数量级以上。也就是它的输入阻抗比JFET要大,这是 可喜之处。另外,与JFET相比,它的温度稳定性好、集成化工艺简单,因而广泛应用于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这是它的耀武扬威之处。经过这些表象的叙 述,你也许应该意识到,MOS的导电机理与JFET应该不相同。
现在假设你已经看完上一篇《FET之结型场效应管》一文,那么这篇文章的叙述就不会显得纷繁芜杂。MOS也有N、P沟道之分,但不同的是,每一种沟道都有增强型和耗尽型之分。这个概念在下文的原理描述中就会逐渐理解。
照例先引出N沟道的MOS模型,先说增强型的是什么样子吧。如下图所示:
以低掺杂度的P型硅片为衬底,利用扩散工艺制作两个高渗杂的N+区,引出两个欧姆接触电极来,分别为S源极和D漏极。在S和D之间的衬底表面覆盖一 层二氧化硅绝缘层,在此绝缘层上面沉积出金属铝层并引出电极,称为栅极G。由于二氧化硅天然绝佳的绝缘性,所以栅极和其它两个极之间是相互绝缘的。这也是 上文中提出的名字叫IGFET的原因了。在最底层的金属衬底上引出另外一个电极B,称为背面栅极,它主要用于在集成IC中生成隔离岛。这也是MOS管的电 路符号里有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B字母的原因。
当gs之间的电压Ugs=0时,ds之间就相当于两个反向的二极管串联在一起,公共点是阳极。那这样的背靠背当然是没有导电沟道的。所以说,此时此 路不通。即使漏源之间加上电压也没有用。所以此刻ds之间不会有漏电流产生。现在再强调一遍,这是增强型的MOS管。
那么当Ugs有电压会怎么样呢?当栅源之间有电压时,同时源极与背栅短接(为什么短接?见后文),那么Ugs就会施加到衬底与栅极之间,产生一个与 衬底表面垂直的电场。而这个Ugs超过一定值(临界值)后,自然电场强度就达到一个值,这样的话电子就被吸引到远离衬底的P型硅表面,在两个N+岛之间形 成导电的N沟道。这样,S、D、N沟道形成一体,他们不仅仅与下面的P+型硅形成PN结。当漏极、源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时,此PN结反向截止。与此同时, 在漏极区、源极区、N沟道区下面存在一层耗尽区,成为一条统一战线,把它们与背栅衬底隔离开。这个时候,在漏源之间加上正向电压,就会有漏极电流Id形 成。
而前面的那个临界值Ugs习惯成为开启电压,用Ut或Ugs(th)表示。

而且,和JFET类似,Ugs越大,导电沟道就越宽,电阻就越小。而Uds则相当于那个电池,当回路中的电阻一定时(就是Ugs一定时),随着 Uds的增大,Id也就越大。不过,如你所想,当Uds实在大时,达到使Ugd=Ut时,就会出现预夹断。(这个与JFET类似,不再赘述)。下面给出N 沟道增强型MOS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与转移特性曲线。
由于有上文的理论支撑,此处不再对这两个图多做解释。Id与Ugs也有个数学表达式可以模拟两者的关系,但不是本文的重点。有增强型,还有耗尽型。那么耗尽型的名字背后又是一套怎样的工作机理?我们知道增强型MOS管的导电沟道这个东东的产生完全是Ugs这个电压的贡 献,而耗尽型就不同了。它在制造时就在二氧化硅绝缘层中掺入了大量正离子,形成一个正电中心,产生了指向P型硅表面的垂直电场,在这个电场的作用下P型衬 底表面层也存在反型层,也就是导电沟道。这就是说,导电沟道在耗尽型MOS管中是天然存在的。也就是说,即使Ugs没有电压的施加影响,ds之间也有导电 通路。
那么,Ugs不为零呢?假设是正的?这就更好了,由于它的存在,是正电场增强,导电沟道形成的更宽了,于是,电阻就小了,Id就大了。
那如果是负的呢?由于耗尽型MOS管本身就有导电沟道存在,也就是说本来就有一定的资本,这样你加上负电压也只会蚕食一点老本,所以导电沟道还是会存在。只是,当这个负电压太大时,就会吃完老本,导电沟道就消失了,这时,称这个Ugs为夹断电压Ugs(off)或者Ut。
下面gemfield给出耗尽型MOS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和转移特性曲线:
耗尽型的场效应管电路符号是什么呢?只需将增强型符号中右边的三根断线连起来就是了。前面叙述的都是N沟道的,关于P沟道的,只需将N沟道的输出特性曲线和转移特性曲线以原点做对称曲线,得到的就是P沟道的。个中乐趣,自己慢慢玩味吧。
MOS最值得强调的还是它的防静电操作方面。MOS的栅源之间距离短,电阻很大,所以只要少量的电荷就会将绝缘栅击穿而使MOS失效。因此,MOS曾被戏称为“摸死管”,就是为了突出MOS对静电的高度敏感性。
对于大功率MOS管,应类似于大功率BJT一样要注意散热问题。
对于高频应用场合中的MOS,因其栅源间的阻抗极高,对电场干扰惊人的敏感,因此,若使用高频MOS作为高频前端放大器,电路一定要设计良好的电场屏蔽结构。
回到上文中的一个问题,说的是背栅为什么要和源极短接?其实,不短接也可,只是要复杂一点。此时,衬极(背栅)与源极之间的电压Ubs必须保证衬- 源间的PN结反向偏置,所以,N沟道MOS的Ubs应小于零(P沟道的相反),于是麻烦的局面就是,导电沟道宽度将受到来自于Ugs和Ubs的双重控 制,Ubs将使开启电压或夹断电压的数值增大(为什么?)。需要说明的是,N沟道MOS管受Ubs的影响要大一些。

那么,MOS管的那些参数,诸如开启电压、夹断电压、饱和漏极电流、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低频跨导、极间电容、最大漏极电流、漏源击穿电压、最大耗散功率、栅源击穿电压、动态导通电阻等,gemfield就不一一介绍了,对于这些概念,搜索引擎应该是更好的帮手。

在上文中研究了MOS管,到这里将要讨论VMOSFET这个东东。那么你要发问了,怎么刚研究完MOSFET,现 在加个字母V就又成为一门新学问了?难道真如传说中的换个马甲就不认识了?当然不是,所谓VMOSFET就是在制作工艺上有点区别,它的腐蚀层是一个V字 形状的,如下图所示:


VMOS场效应管以高掺杂N+为衬底(+号就表示有大量不对称的离子产生,也就是它被高掺杂了),上面外延低掺杂N区(N-)成为外延层,共同作为 漏区,引出漏极drain,也就是d从芯片的背面引出。在这个漏区上先后进行P型区N+型区两次扩散,然后利用晶体硅的各向异性刻蚀技术,造出V型槽。槽 的深度由开口宽度决定,槽壁与硅平面成54.7度角。沟道长度由扩散深度差决定,在1到2微米之间。从上面俯视VMOS管P区与N+区,可以看到它们均为 环状区,所引出的电极为源极s。中间是腐蚀而成的V型槽,其上生长一层二氧化硅绝缘层,并覆盖上一层金属,作为栅极g。

怎么工作呢?在栅源电压Ugs大于开启电压Ut时,在P区靠近V型槽氧化层表面所形成的反型层与下面的N-区相连,形成垂直的导电沟道。当漏源间外加正电源时,自由电子将沿沟道从源极流向N型外延层、N+区衬底再到漏极D,这就形成了漏极电流Id。

这就是VMOS管的结构与它的工作机理,它的精华所在就是第一次改变了MOSFET管的电流方向,电流不是在沿表面水平方向流动,而是从N+源极出发,经过与表面成54.7度的沟道流到N-漂移区,然后再垂直的流到漏极。

现在再回到开头,就是VMOS管的原理认清了之后,再来关心它的存在的价值,或者说人们对MOSFET还有什么不 满?在前面的文章提到了MOSFET的优点,那就是输入阻抗超高,所需的驱动电流也就很小(0.1uA左右)。而且开关频率也不是很低, 等等。那么不足在哪里呢?首当其冲的是MOSFET的功率,MOSFET的功率也就是百瓦级的,而VMOS得益于其天然的性感结构,比如电流垂直走,导电 沟道相对宽,导电沟道还短,漏极的面积那么大(也就是散热面积大,安装散热片后更是不得了),所以它的功率一跃就变为千瓦级,所以像一些逆变器、UPS等 跟市电联系紧密的仪器上的开关器件就大有它的用武之地了。而且工作频率可以更高。


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到VMOS管的跨导线性是多么的好了吧。

综上所述,VMOS管不仅继承了MOS场效应管输入阻抗高(≥108W)、驱动电流小(左右0.1μA左右),还具有耐压高(最高可耐压 1200V)、工作电流大(1.5A~100A)、输出功率高(可达千瓦级)、跨导的线性好、开关速度快等优良特性。正是由于它将电子管与功率晶体管之优 点集于一身,因此在电压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可达数千倍)、功率放大器、开关电源和逆变器中正获得广泛应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wangji + 4 热心助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0-13 10: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应该搜一下视频,很直观、易懂。
发表于 2016-10-13 12:2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水  龍  頭。
发表于 2016-10-14 0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节Rds电阻。
发表于 2016-10-14 20: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的寒冬 发表于 2016-10-13 08:11
与三极管一样,只不过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型的,be间通过电流越大,ce间越导通。场效应管是gs间电压越高,ds间 ...

这个师傅分析得很透彻
发表于 2016-10-14 20: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ww5063128 发表于 2016-10-13 09:15
场效应管与普通三极管作用大致相同,都是用小信号输入去控制一个大信号输出的,只不过控制的原理有不同,一 ...

高手都只在民间,很透彻的分析
发表于 2016-10-14 20: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大师们科普知识
发表于 2016-10-14 23: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说:三极管——电流型控制,场效应管——电压控制型(注意防止感应电压,用表测试时管子的三个脚先短路后再检测)。
发表于 2016-10-16 01:5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以更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述就更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15: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师傅的回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4-11-29 07:54 , Processed in 0.05928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