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5731|回复: 12

什么是X射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9 19: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3-29 2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X射线就是X光波,是一种看不见的能量波,它的能量很强.在电子电路中用作电压或电流保护。
发表于 2009-3-29 20: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1895年11月8日是一个星期五。晚上,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整个校园都沉浸在一片静悄悄的气氛当中,大家都回家度周末去了。

但是还有一个房间依然亮着灯光。灯光下,一位年过半百的学者凝视着一叠灰黑色的照相底片在发呆,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在思索什么呢?原来,这位学者以前做过一次放电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的精确性,他事先用锡纸和硬纸板把各种实验器材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可是现在,他却惊奇地发现,实验器材附近的东西居然闪烁着荧光!而放电管旁边这叠原本严密封闭的底片,现在也变成了灰黑色—这说明它们已经曝光了!

这个一般人很快就会忽略的现象,却引起了这位学者的注意,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底片的变化,恰恰说明放电管放出了一种穿透力极强的新射线,它甚至能够穿透装底片的袋子!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不过—既然目前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射线,那么就像列方程时一样把它设为X吧,就叫它“X射线”好了。

于是,这位学者开始了对这种神秘的X射线的研究。

他先把一个涂有磷光物质的屏幕放在放电管附近,结果发现屏幕马上发出了亮光。接着,他尝试着拿一些平时不透光的较轻物质—比如书本、橡皮板和木板—放到放电管和屏幕之间去挡那束看不见的神秘射线,可是谁也不能把它挡住,在屏幕上几乎看不到任何阴影,它甚至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15毫米厚的铝板!直到他把一块厚厚的金属板放在放电管与屏幕之间,屏幕上才出现了金属板的阴影—看来这种射线还是没有能力穿透太厚的物质。

接下来更为神奇的现象发生了,当这位学者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掌,试图挡在放电管与屏幕之间时,他居然发现自己的手骨和手的轮廓被清晰地映射到了屏幕的上面。原来这是这种射线一个更为奇特的性质:具有相当强度的X射线,可以使肌体内的骨骼在磷光屏幕或者照相底片上投下阴影!

这一发现对于医学的价值可是十分重要的,它就像给了人们一副可以看穿肌肤的“眼镜”,能够使医生的“目光”穿透人的皮肉透视人的骨骼,清楚地观察到活体内的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根据这一原理,后来人们发明了X光机,X射线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武器。当人们不慎摔伤之后,为了检查是不是骨折了,不是总要先到医院去“照一个片子”吗?这就是在用X射线照相啊!

这位学者虽然发现了X射线,但当时的人们—包括他本人在内,都不知道这种射线究竟是什么东西。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知道X射线实质上是一种比光波更短的电磁波,它不仅在医学中用途广泛,成为人类战胜许多疾病的有力武器,而且还为今后物理学的重大变革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正因为这些原因,在1901年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上,这位学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物理奖的人。

噢,忘记说了,既然“方程”已经解出来了,这种神秘的X射线后来就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伦琴射线。而伦琴,当然就是发现这种神秘射线的学者的名字啦!
X射线在穿透人体时,会对人体产生轻度危害,引起人体生物大分子及水分子的电离和激发反应,产生有害效应,无任何防护的照射就会对人体造成射线损伤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21: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21: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3-29 22: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射线保护电路在集成块内,有些机型没有,射线在瑩屏上出现,是在显像管超高压超亮状态下产生.集成块检测到视放高压后,而运算后输出一保护脚为x射线保护.
发表于 2009-3-30 00: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我也不是很懂X射线的保护电路的
发表于 2009-3-30 09: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09-3-30 18: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9-4-3 21: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4-11-24 03:34 , Processed in 0.06267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