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楼主: 爱吃洋葱卷

问一下制冷剂压力与温度对照表,温度以什么作参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8 16: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2021-4-28 17:47 编辑

这个对照表里面的温度是当前压力下冷媒的温度,和室内温度室外温度没有任何关系。饱和压力是绝对压力,表压是相对压力,冷媒表都是显示表压。这里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对应关系是绝对的,是物理特性。


不懂不要乱弹琴了,多学点基础知识,不要自欺欺人!   荣昌制冷
发表于 2021-12-2 22:16: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102216549 于 2021-12-2 22:42 编辑
汇丰压力表 发表于 2021-4-28 16:42
这个对照表里面的温度是当前压力下冷媒的温度,和室内温度室外温度没有任何关系。饱和压力是绝对压力,表压 ...


        这位老师搞错了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所谓饱和压力是指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时的压力,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时它可能是液态,可能是气态,也可能是气液混合态,饱和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有唯一对应关系,当制冷剂的压力与温度不对应时说明发生了过冷或过热。
        而关于绝对压力和表测压力是我们对于制冷剂压力的测量计量方式,我们在地面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大气压约1kg压力,在环境温度20℃时R22饱和制冷剂表测压力是8kg,如果我国前不久发射上天与天宫空间站对接神舟13号载人飞船带了一瓶R22制冷剂,在空间站内部当环境温度20℃时表测压力还是8kg,当我们的航天员出舱作业把制冷剂钢瓶带出空间站,假定当时现场温度还是20℃,再用压力表测压力那么读数会是9kg,这个一个大气压环境下测得的制冷剂压力叫做相对压力,真空环境下测得的压力叫绝对压力。
   不管制冷剂是否处于饱和状态,一个大气压下压力表测得压力叫相对压力,真空状态下压力表测得的叫绝对压力。
        不知道我的理解和打的比方恰不恰当请各位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荣昌制冷 + 6 说得很符合论理逻辑,很规范。.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2-2 23:5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102216549 于 2021-12-3 00:57 编辑
北麓家电修理 发表于 2019-2-14 21:57
荣版主,你好,资料说,外界温度35℃,室内温度27℃,蒸发器温度+5℃,对应的低压值为0.48mpa,高压值室外35 ...


        我来解释你其中的部分疑惑,看是否说得通,就夏天制冷时内机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来说,当空调运行在标准空调工况下,说此时的低压压力为0.486MP≈5kg,蒸发温度约5℃。当制冷剂从液管(连接管细管)末端进入蒸发器入口时是压力为5kg,温度5℃,25%气态75%液态的气液混合物,在蒸发器管路里和室内的热空气不断进行热交换而沸腾气化,这里制冷剂是饱和状态,压力不变温度不变,当热交换持续进行,管路里液态制冷剂逐渐减少蒸发为气态,当制冷剂流动到某一个点全部变为气态制冷剂,在这个点制冷剂全部是气态,压力5kg,温度5℃,这种同样是饱和状态,叫干饱和蒸气,在蒸发器里制冷剂的这种状态只存在一瞬间,因为此时制冷剂温度在5℃,与室内热空气存在温差,那么仍然会吸收热量,继续吸收了热量的干饱和蒸气温度会上升(但压力不变)这时的制冷剂又被称作过热蒸气,标准空调工况下过热蒸气的温度在10-13℃,即压缩机吸气口制冷剂蒸气温度在10-13℃。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吸收了热量液态制冷剂沸腾气化温度不变,这种状态改变压力温度不变产生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叫潜热。
        而当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变为完全气态的干饱和蒸气后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吸收热量则温度上升,制冷剂气体过热,这种现象叫显热。如果干饱和蒸气放出热量那么会有部分制冷剂蒸气凝结成液滴又变成气液两相混合的饱和制冷剂。
   上面我说了一些饱和制冷剂的性质,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是饱和制冷剂,在制冷系统里它的压力与温度是一一对应关系;纯液态的制冷剂当它与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具有相同的压力和温度时它是饱和制冷剂,液态饱和制冷剂放出热量就成为过冷液态制冷剂,它的压力不变温度下降;纯气态制冷剂当它与气液两相混合制冷剂具有相同的压力与温度时它也成为饱和制冷剂,纯气态饱和制冷剂吸收了热量压力不变温度升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荣昌制冷 + 4 说得很符合论理逻辑,很规范。.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2-6 11:4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2023-10-15 05:52 编辑
lxt8761861 发表于 2018-5-15 22:54
版主你好,请教一下。室外的实际温度是不是和这个压力有关联的,就是25度和35度的时候这个压力也有相应的 ...


        我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制冷系统可以看做一个密闭容器,一定量的制冷剂在制冷系统里,在设备静止不运行状态,内外机热交换器内制冷剂压力是平衡的,环境温度升高(不管室内还是室外)管路内部压力肯定升高,环境温度低内部压力低,压力温度变化符合楼主帖子里说的这个饱和制冷剂温度压力对照表的描述。
        制冷系统运行时,系统各部分内部制冷剂会发生状态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凝(高压)压力、蒸发(低压)压力的高低同样受环境(室内外)温度影响,室内外环境温度高系统压力高,室内外环境温度低系统压力低,制冷原理书籍包括空调厂家都对空调系统给出标准空调工况,如楼主所述夏天制冷运行时室外35℃,室内27℃相对湿度50%,这时制冷系统各部分压力为高压18.6kg,低压4.86kg。但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并不总是符合标准空调工况,那么我们维修调试时,就要以标准空调工况参数为参考使系统工作在最优状态。
         说机房等某些需要空调常年开在制冷状态降温的房间,室外温度低至10℃时,室内温度甚至高达30℃需要降温,对于这里使用的一台需要加制冷剂的空调,如果以压力法来加制冷剂,对于R22来说能不能按30℃时R22饱和压力10.86kg的一半5.43kg来作为低压(蒸发)压力的标准?显然不能,因为室外环境温度比标准空调工况低很多,这种情况低压压力也会低很多。当环境温度较接近标准空调工况时维修人员需要参考标准参数微调各实际参数,也只能凭借经验没有现成的公式。当环境差异太大时,加注制冷剂操作最好定量加。
      在家用空调不运行时,制冷剂在管路里其实不是绝对静止的,室外环境温度35℃时系统内部平衡压力不见得就是对应的12.5kg,必须考虑室内的温度,如果此时室内是25℃那么系统内部压力是低于12.5kg的,但系统管路内部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始终是对应的。
       利用饱和制冷剂的这种特性,我国在修建青藏铁路时,铁路设计师们为了解决因存在高寒地区永久冻土层可能对铁轨造成危害而采用在铁轨下的永久冻土层和表层土层中铺设大量充有制冷剂的管道的方法,以尽量保持铁轨下土层温度恒定一致不至热胀冷缩过度使铁轨变形。
    【制冷系统中蒸发压力(低压压力)5kg蒸发温度5℃就是指在5kg压力(约5个大气压)下R22沸点是5℃,冷凝压力(高压压力)18.6kg冷凝温度51℃就是说18.6kg(约18.6个大气压)压力下R22沸点是51℃】
这句表述有瑕疵,改为“简单理解饱和制冷剂压力温度对照表:以R22为例,压力5kg对应温度5℃,就是5kg压力下R22饱和制冷剂沸点是5℃;压力18.6kg对应温度51℃,就是18.6kg压力下R22饱和制冷剂沸点是51℃”
请见谅
发表于 2021-12-12 00:0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102216549 于 2021-12-12 05:49 编辑
TZL520 发表于 2018-5-17 20:18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冷凝温度一般不能用温度计直接测出,更看不出来,而是通过测冷凝压力(或说高压压力、压缩机排气压力)查饱和制冷剂温度压力对照表得出冷凝温度。压缩机排气口到冷凝器末端毛细管入口之前为制冷系统高压部分。压缩机对吸入的低温低压的过热蒸气做功,排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经过冷凝器冷凝液化,冷凝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状态的变化是这样的: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内部冷凝过程是放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经过三种状态,第一压缩机排气出口纯气态,第二冷凝器中部气液两相混合态,第三纯液态。这里制冷剂有5种性质不同,压缩机排出的过热蒸气,标准空调状态下R22的排气温度在78℃,排气压力18.6kg,过热蒸气在冷凝器管路内部流动放热,热量被水或空气等冷却介质带走,制冷剂蒸气温度持续下降,制冷剂蒸气温度下降状态保持不变,此过程释放的热量称为显热,当温度下降到51℃时,这时的制冷剂被称为干饱和蒸气,干饱和蒸气的性质是放热则发生相变,吸热则温度上升。在这里干饱和蒸气继续放出热量则发生相变开始有部分蒸气冷凝为液滴,压力18.6kg温度为51℃的干饱和蒸气变为具有相同压力温度气液两相饱和制冷剂,随着制冷剂在冷凝器内部继续流动放热,液态制冷剂越来越多气态制冷剂越来越少,在某一个点气液两相饱和制冷剂变为全部是液态的压力18.6kg温度51℃的饱和制冷剂,此时如果继续放出热量则制冷剂液体温度下降,这样的制冷剂称作过冷液态制冷剂,如果饱和纯液态制冷剂吸收了热量则发生相变会有部分液态制冷剂气化而又成为气液两相混合的饱和制冷剂。由于与外部环境存在温差会继续放出热量,干饱和蒸气和纯液态饱和制冷剂在冷凝器管路内部只是瞬间存在。家用空调系统制冷剂的过冷度在7℃左右,就是说冷凝器末端毛细管前是44℃左右的过冷液态制冷剂。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学制冷原理的时候感觉到书本上讲的原理与实际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比如说规定标准空调工况下制冷运行时冷凝压力18.6kg,冷凝温度51℃,而实际的冷凝器管路表面的温度各处不同,压缩机排气口到冷凝器前部温度很高,即使冷凝器中部温度也不一致,这些疑惑一直困扰着我。冷凝过程中当78℃、18.6kg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温度下降到51℃、18.6kg的干饱和蒸气,及至继续放热成为气液两相饱和制冷剂时,再放热到变为纯液态饱和制冷剂前,制冷剂的温度都在51℃,冷凝器铜管表面受冷却介质(空气或水)的影响,其温度一定是介于介质(空气或水)和制冷剂温度51℃之间的,铜管作为容器,有热传导系数,理论制冷循环是理想状态。那么另一个疑问又来了,既然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不能准确测量,空调厂家设计安装温度传感器干嘛的?当然是检测温度,测环境温度以及热交换器盘管温度,空调运行时,检测空调盘管上特定位置的温度结合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控制芯片通过补偿估算出冷凝温度或蒸发温度来控制空调的运行。
        我又想到了柴火灶铁锅烧开水的例子:灶堂里燃烧的柴火火焰温度400℃,柴火侧铁锅底温度可能在180℃,水侧铁锅表面温度在150℃,铁锅里水在沸腾,不停地添柴火,水不停地沸腾,水温始终保持在100℃。
         以下摘自百度
【水的沸点是随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气压增大了,沸点就升高。因为水面上的大气压力,总是要阻止水分子蒸发出来,所以气压升高的时候,水要化成水蒸气必须有更高的温度。
一般在海拔不高的地面上,大气压强基本上是一个大气压。低于海平面的地方(如很深的矿井),气压高于一个大气压,在那里烧水,水的沸点要升高,据测定,深度增加一公里,水的沸点就提高3度。
相反,气压减小,沸点也就降低。如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这个地方水的沸点就降低了。在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上烧水,只要烧到73.5℃,水就被烧“开”了。这样的“开水”,不能把饭菜煮熟,也不能杀死某些细菌。
因此,地质工作者和登山队员在高山上工作时,都要使用高压炊具——高压锅。它是利用高压下沸点升高的原理制成的。密封的锅盖使锅内的蒸气无法逸出,因此气压增大,沸点提高,饭菜就熟得快了。
家用高压锅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1.3个大气压,温度一般在125℃左右。当锅内的气压过高时,锅上的安全阀就自动打开,放掉一部分蒸气,使气压降低】
        水和制冷剂一样具有三种状态的变化,在不同大气压下沸点不同,饱和制冷剂压力温度对照表揭示的是气液混合态制冷剂在不同压力下的沸点。制冷系统中蒸发压力(低压压力)5kg蒸发温度5℃就是指在5kg压力(约5个大气压)下R22沸点是5℃,冷凝压力(高压压力)18.6kg冷凝温度51℃就是说18.6kg(约18.6个大气压)压力下R22沸点是51℃。
        
发表于 2021-12-13 16:26: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102216549 于 2021-12-13 18:53 编辑
北麓家电修理 发表于 2019-2-11 14:57
雾里看花,我还没明白,根据R22制冷剂的温度与压力,温度指的是R22在蒸发器了气化时的温度,蒸发器的压力几 ...


        感觉这位兄弟的疑问是:为什么随着温度变化饱和制冷剂压力也发生变化。
        在密闭容器里饱和制冷剂以液态和气态共存,环境温度升高制冷剂温度升高,制冷剂温度升高会有一部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那么随之容器内压力升高;反之如果环境温度下降,容器内制冷剂温度下降,制冷剂温度下降会有一部分从气体转为液体,随之容器内部压力降低。
        空调系统运行时制冷剂经过几种形态:
高压部分
1.高温高压过热蒸气--压缩机排气口
2.饱和制冷剂蒸气--冷凝器前段某点
3.气液两相饱和制冷剂--冷凝器中部
4.饱和制冷剂液体--冷凝器后段
5.过冷制冷剂液体--冷凝器末端
低压部分
1.气液两相低温低压饱和制冷剂(25%气体75%液体)--毛细管出口
2.气液两相饱和制冷剂--蒸发器中后部之前
3.干饱和蒸气--蒸发器后段某点
4.过热蒸气--蒸发器末端至压缩机吸气口
        空调系统通过室内外机热交换器实现室内与室外热量的搬运,由于与作为换热介质的水或空气不停地热交换作用下作为制冷介质(或说冷媒)的制冷剂其形态压力温度是不断变化的,需要弄清它们的相关概念与相互关系,才能很好地理解制冷循环。
发表于 2023-10-14 18: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吃洋葱卷 发表于 2018-5-19 20:48
嗯,夏季压力法是最快捷的,冬季追加制冷剂就要考虑压力,温度、电流等条件。我感觉周老爷子的手摸法挺实 ...

冬季充注制冷剂,他的手摸方法确实是不错的方法,很受用!但是也得从空调综合工况来做最终判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5-2-24 21:05 , Processed in 0.055602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