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下载方法|用单线程|避免多扣帖子规范|求助必读|发帖建议积分策略|勋章介绍|新人必读获取金币|推广论坛|出售帖子基本礼节|致会员信|版规总则
禁涉政治|反对低俗|举报专帖征集相片|留下足迹|推荐精华上传附件|制作分卷|使用网盘禁发qq群|恶意灌水|纯表情帖加入团队|监督机制|安全上网
查看: 3896|回复: 6

经典一定要学会哦 判三极管的口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8 22: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快速注册

x
判三极管的口诀
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判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测判方法,笔者总结出四句口诀: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准,动嘴巴。下面让我们逐句进行解释吧。
  一、
三颠倒,找基极
  大家知道,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根据两个PN结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图1是它们的电路符号和等效电路。
  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R×1k挡位。图2绘出了万用电表
欧姆挡的等效电路。由图可见,红表笔所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负极,黑表笔则连接着表内电
池的正极。
  假定我们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
NPN型还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脚是什么电极。测试的
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这时,我们任取两个电极
(如这两个电极为12),用万用电
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接着,再取
13两个电极和
2
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在这三次颠倒测
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针一次偏转大,一次偏转小;剩下一次必
然是颠倒测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基极
(
看图
1、图2不难理解它的道理)
  二、 PN结,定管型
  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
的导电类型
(1)。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
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说明被测三极管为
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被
测管即为
PNP型。
  三、顺箭头,偏转大
  找出了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这时我们可以用测穿透
电流
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1) 对于NPN型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测量电路如图3所示。根据这个原理,用万用电表的
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
Rce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
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
→c→b
→e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
,所以此时
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
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2)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b
→c
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
定是发射极
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参看图1、图3可知)
  四、测不出,动嘴巴
若在顺箭头,偏转大的测量过程中,若由于颠倒前后的两次测量指针偏转均太小难
以区分时,就要
动嘴巴了。具体方法是:在顺箭头,偏转大的两次测量中,用两只
手分别捏住两表笔与管脚的结合部,用嘴巴含住
(或用舌头抵住)基电极b,仍用顺箭头,
偏转大的判别方法即可区分开集电极c与发射极e。其中人体起到直流偏置电阻的作用,目
的是使效果更加明显。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收起 理由
沫水清风 + 3 参与鼓励
wxfrje + 2 参与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7-18 23: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了!可惜,图未传上来。
发表于 2009-7-19 09: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要顶白色'红色
发表于 2009-7-19 09: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14-9-24 20: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 谢 分 享!
发表于 2014-9-24 22: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发表于 2014-9-25 09: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 鄂ICP备09003585号-2 )

GMT+8, 2024-11-22 04:03 , Processed in 0.07102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CopyRight © 电子技术论坛
电子邮箱:8794149@qq.com | 联系 QQ:3081868839 | 官方网址:www.dzdu.com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 | 站长声明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3585号-2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2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